北京站
荣获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百强品牌
咨询电话:400-606-5558
2009-03-14
“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革命节日起源于一九0九年。当时,在俄国一九0五—一九0七年革命的影响下,各国革命不断发展,美国的工人运动也有了新的高涨。一九0九年的三月八日,美国芝加歌的妇女和全国的纺织工业及服装工业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示威和游行。她们要求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和世界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支持和响应。 一九一0年八月在丹麦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确定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叫“三八节”、“妇女节”。这也是各国劳动妇女的节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三八妇女节方面的。
2009-03-14
三八 三八"节的由来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1910年,德国社会学家蔡特金(Clara Zetkin)建议为了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应设定一天当“国际妇女节”。该建议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社会学家会议接受,但并未定出具体日期。 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会和游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三月八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祝庆活动。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在一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三八”和“半头生”,都是标准的台湾“省骂”,相信每个人都曾听过,甚至挨过。 所谓“三八”,据我的了解,应该是专门用来骂女性的,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 “半头生”,就是骂男人的专用词了,意思也跟“三八”大同小异。 台湾的先民,怎么会想到用这些怪里怪气的字眼来骂人呢? 原来,连这两句台湾的“省骂”,也是当年的大陆移民从“唐山”带来的! 四十年来专事研究中国谚语的朱介凡先生,在他所著的《台湾礼俗之特彩》一文中,已经为“三八”和“半头生”二词,找到出处,该文指出:俗谓素性生硬,作事乖张,曰“三八”,亦曰“半头生”。拊掌录:北部有妓女 ,美色而举止生硬,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即寇准)乞诗于魏野(宋太宗时入),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俗谓似本乎此,三八即取魏三张八之排行,半头生即出自半生半熟之语。 在中华民族的开拓史上,宋代是中原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南部闽、粤的一段时期,闽粤两地的地形较为闭塞,中原移民世代沿用从老家带来的语言风俗,变化较少,最后再由“唐山”过台湾,把远在宋代的一句戏谑之语,普遍当成了任何人动口可出的骂人之词,当然是很合理的。 朱介凡先生的考证结论,的确使人信服。今后,随口骂人“三八”或“半头生”,可不能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方的人情习俗各异,对于祖母的称谓,也略有不同。台湾的一般人家,跟福建各地一样,绝大多数称祖母为“阿妈”,可是,过去的若干豪富之家,却与一般人不同,譬如,板桥的林家称祖母为“阿太太”,雾峯的林家则以浙江口音称祖母为“奶奶”。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台湾的先民,只要有点办法,便无不以模仿内地的官家为荣,建筑如此,生活起居如此,连对祖母的称谓也不例外。可见得长时以来,台湾的先民们对于他们根源所在的中国大陆,一直具有多么深浓的孺慕之情。 台湾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在民间的日常生活里,活生生的证据,实在是俯拾皆是,过去盛行于一般人家的妇女美容法“挽面”,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所谓“挽面”,施翠峯先生曾在其所著《风土与生活》一书介绍过,是一种利用纱线来拔除脸上汗毛的美容方法。依照本省的习俗,女性头一次“挽面”叫作“开面”,是在出嫁之前做的,每每要邀请多子多孙的老妇人动手,如果这位老妇人不会,只要做做样子,再另外请“挽面婆”完成。在一般的上等家庭,妇女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挽面”一次,一般家庭也至少在过年、土地公生、清明、端午、中元之前“挽面”,大家习以为常。 目前已经逐渐式微的这种古老美容方法,根据朱介凡先生的考证,完全是来自中国大陆。他指出,三十年前的大陆南北各地,还普遍可见这样的美容方法,以湖北地区而言,叫作“绞脸”,头一次“绞脸”,也叫作“开脸”,并且是待嫁姑娘在婚前行之,无论是方法或礼俗,跟台湾都一模一样。 “死狗放水流,死猫吊树头”,是台湾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种风俗,也显然承袭自福建,因为,福建民间的父老一向约束自己的子弟,死狗不得土葬,否则会[1]变成妖精来害人,如果将之水葬,狗便会超生,来世转为人。 类似上述足以证明台湾与大陆水木同源的小事,在每一个人的身边,随时都可以了现。实际上,还有什么证物,比这些身旁的小事,更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三八”的由来 还有一种意思: 闽南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道德规范的人。“三八”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并开放宁波、上海、青岛、厦门、广州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从此,外国侵略者肆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那时,厦门、泉州等地也驻有许多外国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国鬼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有的开着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有的拦劫妇女施以强暴,有的拿中国人作为靶子练习射击,有的借酒疯殴打行人……真是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对此行径非常痛恨,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赶快逃避。 后来,“三八鬼子”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为了简便,就缩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人们就说:“这个人真‘三八’。” “三八”妇女节中妇女的年龄范围: 三八妇女节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妇女"一词的含意,仅指"成年女子"并无其他特殊意指.已婚女子被称作"妇人". 也就是说成年女子只要是年满十八岁,就属于是"妇女"的范畴,并不是专指结了婚的女性!它是属于所有年满十八岁周岁以上女性的.
2009-03-14
国际劳动妇女节为每年的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或“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子。妇女节的由来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9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联合国的倡议导致为实现男女平等建立了国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 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7年3月8日,俄国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举起了“三八”节的战斗红旗,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反对饥饿的游行示威。 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会和游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妇女节礼物 如果你要送花给女性,则可以送:茉莉花(Jessamine)的花语:纯洁和永恒爱情;凌霄花寓意慈母之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香草:象征代表着母亲品德高尚、高贵的花卉。康乃馨(香石竹):母亲之花、母亲节的主花。 你也可以送一些对方喜欢的礼物:比如适合她的香水、她喜欢的衣服、鞋子、袋子等。如果可以,亲自送到她手上哦。 当然,用心沟通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一天,你想表达你对她的爱,那么,早点下班陪陪她,,做饭给她吃,然后陪她聊聊天。妇女节意义 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1910年,社会主义国际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会议。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次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总共超过一百万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6天之后的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其中大多数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而恶劣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导致如此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场火灾后来还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妇女们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对战争。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科伦泰(Alexandra Kollontai)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1949年,大陆中央政府成立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妇女节也都作为一个节日予以庆祝。但在1991年,台湾岛内内政部却取消了原本妇女节时妇女可以放假的规定。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编辑本段]妇女节大事记 3.8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承认的,同时也被很多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妇女们,尽管被不同的国界、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所区分,但在这一天能够同时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让我们再回首那九十年前的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所作出的斗争。 国际妇女节是劳动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妇女为争取与男性平等所走的斗争道路十分漫长。古希腊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领导了妇女斗争来阻止战争;法国革命时期,巴黎妇女高呼“自由,平等,友爱”,走上凡尔赛的街头争取选举权。 国际妇女节的概念萌生在20世纪初,国际社会正处于工业化时期,急剧增长的人口,激进的意识形态,社会状况十分动荡。以下就是重要事件的年代: 1909 1909年,根据美国社会党的宣布,第一个国际妇女节2月28日在美国被定为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直到1913年。 1910 1910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社会主义国际会议上决定要确立一个妇女节日,作为对妇女运动所作出的饿成就的褒奖。这个计划由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指定,其中包括最早在芬兰国会中取得选举权的三名妇女。但在那次会议上并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 1911 1911年,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将妇女节定为3月19日,超过一百万人在当天参加了集会。除了要求得到选举权和政府公职权,她们还要求得到平等的工作和就业培训机会,并且要求消除工作中的性别歧视。 不到一周,在3月25日纽约发生了悲剧,一场大火140多名女工的生命,她们大多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这个事件给了美国政府极大的压力,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的灾难不容忽视,国际妇女节的制定摆上了台面。 1913-1914 在一次大战前夕的和平运动中,俄国妇女在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庆祝了她们的第一个节日。而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在随后的几年里,妇女们总是在3月8日前后来举行集会,表达她们团结起来抵抗战争的决心。 1917 1917年,二百多万俄国士兵死在战争中,俄国妇女再次选择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面包与和平”举行罢工。不顾政府的反对,妇女们走上街头。四天后沙皇不得不退位,临时政府赋予妇女们选举权。这个历史性的星期天是罗马公历的2月23日,而在其他国家所使用的阳历中,这一天是3月8日。 1977 1977年:支持妇女工作权利。 1978 1978年:生育选择自由的权利。“我不是一个生育机器!”广大妇女要求选择生育、自由堕胎的权利。 1978年:悉尼妇女节运动 。1978年悉尼阿德莱德港口,妇女举行集会游行。 1981 1981年:墨尔本妇女节运动。墨尔本妇女呼吁妇女自由解放的权利。 1984 1984年:妇女有权参政。广大妇女在自己的节日集会游行,要求女性参政的权利,女性也有权加入议员选举。 1984年:妇女解放 权利自由。妇女团结一致,强烈要求妇女解放和自由权利。 1998 1998年:消除妇女歧视 提高妇女地位 。1998年7月,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主席Salma Khan(左起第三位)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话,论述提高妇女地位和享受人权方面的进展及问题。
2009-03-14
要问的是什么???
2009-03-14
1
想要了解三八妇女节的...
有关三八节的强答问题...
三八妇女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知识...
巨推公司旗下营销品牌
八年营销品牌,服务上万企业
微信咨询获取详细资料